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中国首次实现消防拖轮无人化智能远控 正文

中国首次实现消防拖轮无人化智能远控

时间:2024-06-29 04:50:2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核心提示

东莞喝茶-东莞喝茶预约-东莞工作室

  一艘大船从《疯狂动物城》中行动迟缓的中国树懒,变成自动驾驶的首次实现无人船,会是消防怎样一番景象?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以下简称“七〇四所”)智能系统部通过一场试验,拖轮让这一想象照进现实。无人

  “做好准备,化智开始试验!收到请回答!”七〇四所智能系统部成员从位于上海长兴岛园区的中国无人船远程控制中心发出指令。这里距离被遥控的首次实现“东海救151轮”所处的舟山海域,有160余公里。消防通过远程遥控,拖轮该团队完成了我国首次消防拖轮无人化智能远控测试。无人

  国内首次,化智消防拖船无人化试验

  本次试验依托上海市科委“近海智能消防拖轮无人化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开展。中国项目由七〇四所牵头,首次实现东海救助局、消防上海海事大学、凌耀公司等单位参研,旨在开展近海消防拖轮无人化控制系统、无人化适应性设计、自主消防技术、无人化系统适应性改造与实船测试等研究工作。

  “我们的初衷源于长江口多次发生的商船火灾和爆炸事故。”项目负责人、七〇四所智能系统部主任殷非告诉上海科技。这些事故导致救援船接近失火船只时面临极大的危险,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为此,项目团队决心开发一艘能实现无人驾驶和无人消防的救援船,以便在危险情况下执行救援任务。

  项目团队决定在现有的东海救助局151号救助船上进行无人化技术验证。在试验前,项目团队4天内加班加点完成了系统的安装与测试工作。“151轮重3000余吨,这是国内首次在如此大吨位的船只上进行无人驾驶和无人消防技术验证。”殷非说。

  试验过程中,“东海救151轮”船长在长兴岛无人船远程控制中心,对位于舟山的“东海救151轮”进行了远程遥控航行、自主航行、远程消防炮控制、自主消防等功能试验。试验显示,远程遥控距离超过了90海里,远超项目团队30海里的预期目标。

  海上无人船是怎样炼成的?

  不仅汽车领域的无人驾驶技术日新月异,船舶行业也在向绿色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然而,与无人驾驶汽车相比,无人驾驶船只面临着独特的技术挑战。

  首先,船舶操作性受限,反应时间长。大型船舶的惯性极大,数千吨到数万吨的重量使其在启动、停止和转向时需要更长的响应时间。“与汽车不同,船舶不能立刻停下或启动。大型船舶每秒只能转动0.5度到1度,要转30度可能需要半分钟的时间。”殷非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船舶在行动上比较迟缓。”

  其次,海上环境复杂多变。汽车在陆地上行驶时,地面环境相对稳定,而船舶在海上行驶时,需要面对风浪和洋流的影响。海水的流动对大型船只的导航提出了额外的挑战。殷非说:“海上的风和洋流使得无人驾驶船的控制更加复杂。为了让海上无人船成为现实,我们团队在船舶自主航行和远程驾驶方面做了大量实验,以应对这些挑战。”

  相较于灵活、轻量化的无人艇,大吨位的无人驾驶船更要面对操作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挑战。据悉,七〇四所作为国内率先进入无人驾驶船只领域的团队,在无人船自主航行和远程遥控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验测试,项目团队逐步攻克这些难题,推动无人船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航运业的绿色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为海上救援提供全新方案

  在无人驾驶技术不断突破的今天,无人消防拖轮项目为海上应急救援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无人船自主航行技术、火情感知技术、船用消防炮远程自动控制及自主消防技术的突破,还成功完成了近海智能消防拖轮无人化系统的示范应用。

  通过安装远程驾驶和远程消防控制系统,项目团队希望为未来完全无人化的救援船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项技术不仅将提高救援效率,还将大大降低救援人员的风险,确保他们的安全。“就像新能源车通过纯电动和自动驾驶技术提高效率和安全性,无人驾驶船也将通过类似的技术减轻船员工作强度,并避免撞船事故的发生。”殷非告诉记者。

  此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七〇四所在智能化、无人化技术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海上作业提供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据了解,近年来,七〇四所在攻关船舶自主航行技术的同时,不断探索自主航行技术与实际场景的融合与应用,将自主航行技术应用于消防船救援、远洋科考等任务中,不仅有效保护了任务执行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我们期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合作,早日实现完全无人化的救援船,为海上应急救援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殷非补充道。